界面新闻记者 |
临近年末,房企高层的人事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11月18日,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南山”)发布公告宣布,原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蒋铁峰接替王秀峰,出任公司新任董事长。
值得关注的是,蒋铁峰在今年9月刚由招商蛇口董事长升任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此次再度履新,意味着他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两度职务跨越,在本轮房企高管“换防潮”中颇具代表性。
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的关键阶段,近期多家头部房企正通过高层人事调整,重塑管理团队,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市场新周期。
“招商系”成长轨迹
1973年出生的蒋铁峰,拥有典型的“技术+管理”复合型履历。1996年,他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获清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学硕士学位,持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这种工科背景为其日后深耕地产行业奠定了专业基础,也塑造了其注重实操、精准落地的管理风格。
蒋铁峰的职业生涯始于招商系基层,先后担任过南京公司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上海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2016年是蒋铁峰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这一年,他出任招商蛇口华东区域总经理,凭借对长三角市场的深刻理解,推动区域业绩快速增长。2018年,华东区域销售额突破700亿元,贡献营收265.8亿元,占招商蛇口总营收的31.24%,成为公司业绩贡献最高的区域。
2019年,蒋铁峰升任为招商蛇口的总经理,与时任董事长许永军形成“黄金搭档”。
在两人的共同推动下,招商蛇口实现规模跨越式增长,销售额从2000亿元量级跃升至3000亿元,实现了公司重返行业五强的目标。
2023年9月,许永军到龄退休,蒋铁峰众望所归接任招商蛇口董事长,正式扛起行业调整期的领军重任。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招商蛇口以2193亿元的销售额,稳居行业第五名。
2025年9月,蒋铁峰再获重任,被聘任为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这一集团层面的重要任命,不仅是对其过往业绩的肯定,也为今日空降中国南山埋下了重要伏笔。
同宗血脉
蒋铁峰此次履新的中国南山,与招商局集团有着深厚渊源。
据界面新闻观察,在中国南山官网的要闻栏目中,最新一条消息便是10月31日,时任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的蒋铁峰调研中国南山旗下中核(南京)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新闻。
中国南山成立于1982年,由招商局集团牵头创立,是新中国第一家国有控股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初衷为配合国家南海石油开发战略。这一创立背景使其自起步便与招商局血脉相连。
从股权结构来看,国有资本在中国南山集团中占绝对主体地位。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招商局集团作为发起方,目前仍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6.51%;深圳投控持股26.1%,广东省环保集团持股23.49%,分列第二、三大股东。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南山目前总资产已达千亿规模,业务布局涵盖综合物流、产城综合开发、金融服务、资产管理、智能制造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集团旗下拥有重要上市平台——南山控股,同时也是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国核能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南山控股作为中国南山旗下的核心上市平台,现已投资运营超过80个智慧物流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不仅是国内第一家物流地产A股上市公司,更是国资体系中规模最大的高端物流园区开发运营商。
从业务关联角度看,蒋铁峰此前执掌的招商蛇口以住宅开发、城市更新与商业运营见长,而中国南山则聚焦产城融合与物流园区建设。二者同为招商局体系内企业,蒋铁峰的上任,有望进一步打通资源协同路径,增强业务互补效应。
行业高管换防潮
从更广阔的行业视角看,房地产行业近期正迎来一波高层“换防潮”,多家头部房企都在密集进行核心岗位的人事调整。
据界面新闻观察,今年三季度以来,已有包括招商蛇口、中交地产、华侨城、五矿地产等多家知名房企陆续披露核心岗位的人事变动信息。
9月5日,华润系“老将”吴秉琪被任命为华侨城党委副书记、董事,并提名为总经理人选。吴秉琪自1993年加入华润集团,2007年转入华润置地,历任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执行董事、首席人力资源官等重要职务。
同日,中交地产也发生多人职务调整,包括董事长郭主龙、总裁徐爱国在内的多名高管请辞,同时聘任曾益明为总裁,李进军、田玉利为副总裁,何海洪为财务总监。
11月13日,五矿地产发布公告称,何剑波因中国五矿集团的人员轮换与继任规划安排,辞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务,由戴鹏宇接任代理主席。
对于此轮密集的人事变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分析表示:“当前房地产销售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战略目标也会相应进行调整。管理层的人事调整正是基于市场对企业的传导效应,进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必然反应。”
从企业类型来看,严跃进进一步分析指出,央国企更倾向于通过人事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以符合国资改革与考核要求;民营房企则多因经营压力主动或被动换血,以控本增效、探索新路。
在行业的新发展阶段,企业也需要通过组织架构与管理团队的优化,适配行业新周期,提升整体竞争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